華為設計總監:年輕設計師如何進步?
@EDC尤原慶:最近不少設計師小伙伴問我,如何在現有設計崗位進步。在各種私信里,我看到很多年輕設計師遇到的問題有一定統一性,所以今天想寫一些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粗淺見解,希望能幫助小伙伴們思考和成長。:)
從學習設計開始,到工作3年這段時間,是設計師的年輕歲月。這個時候設計師對設計有足夠的興趣和野心,嘗試把自己學到或者想到的技能和知識運用到真實世界中,雖然嘗試的方向不一定對,結果不一定理想,但是有進步欲望的年輕設計師會不停地通過碰壁來尋求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突破。
我想到的第一點是:看,適應
進入設計行業不久的年輕設計師是暴露在一個真實而殘酷的世界中的,他們100%地感受外界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學校學習的知識,自我練手的經驗,網上前輩的分享,工作領導的教導,業務同事的爭論,客戶用戶的反饋等。面臨這樣紛雜的外在信息,年輕設計師很容易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自信,對外在信息產生本能抵抗,然后我行我素地做設計;一個是被外在信息控制,失去自主思考能力,成為完全執行領導、業務方、客戶、用戶指令的設計工具。當然,這兩種極端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讓年輕設計師工作順利同時又快速進步。
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設計師小伙伴可以試試“看,適應”這個方法。看,是要安靜下來看包圍你的世界,無論是帶來嚴苛要求和繁重業務壓力的產品經理,還是不停讓你改稿的設計經理,或者是不完全認同你設計思路不完整還原你設計稿的工程師。。。設計師都要靜下心來看這些挑戰,看的過程中仔細思考為什么設計過程會不順利,把一個一個困難的任務點剝繭抽絲來看,看透徹,看得自己明白前因后果,為后面著手解決問題打下扎實基礎。
年輕設計師同時也要看到產品設計的更廣世界。做一個產品設計,要看到其它同類產品的好與壞,哪些值得借鑒,哪些要避免;要看到業界、用戶等更廣范圍的變化和趨勢,看到你的設計是不是過時,是不是適應現在,是不是能延展到未來。
看清楚了內與外,接著要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談尋求突破還為時尚早,年輕設計師面臨海量的工作壓力和來自內外多樣化的挑戰,往往是被壓力淹沒的,這時最高優先級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適應內和外帶來的挑戰,怎么把事情解決,怎么讓自己從繁雜的任務中跳出來,能松口氣在工作的同時進行獨立思考和創新,讓自己更快進步。
舉一個簡單但不現實的例子來看看設計內部溝通的難題。假設你要做一個手機App,只有一個頁面,頁面只有一個單色形狀。你按照自己對產品訴求的理解和對設計專業的掌握,在一頁白色背景上設計了一個紅色圓圈。這時,產品經理說,圓圈不行,要正方形;設計經理說,紅色不行,要粉紅色;開發經理說,粉紅色正方形這種組合不行,開發不出來;大領導再補一句,白色背景太單調,要紫色背景。。。
這時外在信息多且相互矛盾,按照前文說的兩種極端情況,你可以選擇誰都不聽,就一定要白色背景紅色圓圈,那一般情況你會被趕走。。。如果你選擇誰都聽,那你得在紫色背景上畫出一個又圓又方的粉紅色圖形,再求開發給你做出來,我猜你應該做不到。。。所以你應該先認真“看”,看清楚每個反饋的原因。產品經理為什么要強調形狀,是不是因為正方形能帶來更好的點擊率和營收?設計經理為什么要選擇粉紅色,是不是因為紅色與競品完全撞色需要微調以表達設計獨特性?開發經理為什么開發不出來,是不是因為平臺即有的控件無法快速搭建這個設計組合,同時人手緊張不能額外增加開發任務量?大領導為什么要紫色背景,是不是因為白色太單調,而領導認為紫色更符合公司氣質?
把這些問題看清楚了,再去解決。任何產品設計過程,只要你看清楚了問題,就一定有解決方法。你可以選擇一個一個問題突破,再多方拉通,各自妥協,做出一個可以商用的方案。很有可能你最后交付的是一個灰色背景,綠色三角形的設計,和你自己的初衷、每個反饋方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這個方案解決了產品經理對點擊率和營收的訴求、設計經理對設計獨特性的想法、開發經理對即有平臺控件使用效率的要求、大領導對公司氣質的考慮,那這個方法就能通過層層設計決策。這就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設計世界非常奇妙,沒有什么沖突和問題不能解決。反而很多時候沖突和問題帶來的結果比一致同意帶來的結果好。
很多設計師小伙伴問我要讀什么書來進步,所以第二點簡單寫一下讀書。個人覺得參加工作較新的年輕設計師,不要太依賴讀書。
設計書分兩類,一類是技術型,一類是理論/經驗型。技術型的書快速讀懂,知道基本意思,就可以馬上動手練。理論/經驗型的書,年輕設計師因為工作經驗還不豐富,看書的真實代入感很低,所以很多好書可能看的時候很興奮,看完也就忘了,留不下有價值的思考和記憶。
所以我建議年輕設計師在保持閱讀習慣的同時應該多練手,多在實際項目中去學習、驗證、反思。這個階段,實際操作帶來的價值更大。
當然,讀書的好處隨著設計經驗積累越來越多而增強。工作0-3年,工作3-7年,工作7-15年讀設計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以后有空寫后兩個階段如何讀書。:)
第三點我想寫一個個人經驗。年輕設計師在進步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優秀的同事、厲害的前輩,和他們溝通對年輕設計師的成長價值非常大。但是要記住一點,聽,不聽從。
聽,要虛心聽別人的經驗、過程、想法。從里面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部分,自己想幾遍,看如何能應用到自己身上,符合自己的特性,再去一一驗證。
不聽從,是不能抓著別人的結論就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有獨特性,每個項目的成功都有可復制的共性和不可復制的差異性,要分得清楚,后面才能學得有條理。
聽,不聽從,換言之就是,吸收知識,獨立思考,謹慎判斷,大膽行動。
今天周日有空,把以前想到的幾個點整合了一下,隨便寫寫,內容不夠成體系,見諒哈,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